全球大宗商品涨价给环氧行业带来了什么
受疫后全球经济逐步回暖的拉动,叠加各国超宽松财政货币政策释放的流动性,全球大宗商品需求端快速恢复,而供给端由于疫情反复等因素复苏缓慢,供需缺口短期内急剧扩张且难以弥合,进而导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由此对我国形成的输入效应短期内难以消散,导致国内原材料价格持续处于高位。
从国际看,需求端经济继续向好,加之疫苗接种有序推进,需求或进一步走高;而供给端内部博弈延续,叠加变异病毒引发疫情反复,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持续时间或将有所延长。此外,主要经济体货币频繁放水导致的全球流动性泛滥,仍将继续推涨大宗商品价格。从国内看,受海运价格高位、中澳摩擦持续以及电力行业“ 限电拉闸” 等多重因素影响,虽然实施了保供稳价政策,但短期内国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幅度有限。中长期,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国逐渐收紧刺激政策,全球流动性回落,大宗商品供需两端恢复平衡,价格将逐渐“复位”。世界银行发布的《大宗商品市场展望》预测,2021年能源价格较2020年将上涨1/3以上,油价平均每桶60—65美元,金属价格将平均上涨30%,农产品价格将上涨近14%。未来一段时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全球疫情防控情况以及发达经济体和主要大宗商品生产国的政策走向,预计价格将于三季度达到峰值,四季度至2022年有望在震荡中小幅回落。
国内企业发展呈现分化特征:一是中小企业因议价能力更弱而持续承压,陷入“不涨没利润、涨了没客户”的两难窘境;二是处于产业中下游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因生产成本大幅提升,利润率明显下降。
通过比较2021年5月与1—2月上、中、下游工业企业利润率可以发现,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利润率分化明显。上游采矿业利润率显著上升,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率提升最高,幅度达7.4个百分点;上游制造业利润率相对稳定,除黑色冶炼业外,其他行业变化幅度基本保持在3个百分点以内;中游制造业利润率全面提升,利润率增幅普遍在1个百分点以上;而下游制造业利润率则出现明显降幅,服装、家具、建材、涂料制造等下游制造业利润率大幅下降,整体看,目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效应仍主要停留在上中游,向下游传导或仍待时日。
2021年至今,由于化工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导致环氧氯丙烷和双酚A价格持续上涨,而由这两种化工原料合成的环氧树脂价格更是屡创历史新高,加之最近全国许多环氧树脂生产大省实行“限电拉闸”,环氧树脂厂家产能被进一步压缩,市场出现一定恐慌效应,进一步推高了环氧树脂价格,收一系列大环境影响,今年的环氧地坪市场产值增幅出现回落,其他替代产品的需求反而被极大拉升,例如耐磨地坪、混凝土密封固化剂、无机磨石等等,但也同时推动了环氧地坪行业往更有技术门槛的产品转型,无溶剂产品和新型聚氨酯产品被市场更加广泛接受,未来在国家“十四五碳达峰和碳中和”政策的影响下,地坪行业会进一步实现去溶剂化,向绿色环保涂料迈进。